假資訊弱處
問卷調查研究報告

研究目標

此調查的目標是要理解香港觀眾從何處獲取資訊、理解大眾對假新聞/虛假信息的觀感,以及大眾對香港盛行的虛假信息論述的接納或認同程度。

研究方法

我們於2022年7月透過隨機網域攔截技術,於網上發佈問卷。透過隨機網域攔截技術的分發方式採樣通常會反映當地互聯網用戶的人口面貌。是次問卷發佈設地域限制,根據IP地址判定,僅限香港用戶。為了排除透過翻牆軟件取得香港IP地址的受訪者,此研究僅分析以繁體中文回應的受訪者。

問卷並不向受訪者採集任何可以用於辨認個人的信息。雖然問卷的分發方式考慮IP地址,但相關數據並不會存放於問卷工具。

受訪者面貌

性別分佈

根據受訪者提供的人口數據,163名受訪者為男性,55名受訪者為女性,比例為74.8%男性、25.2%為女性。其餘受訪者有45人選取「以上皆非」、129人選取「不作答」。

年齡分佈

就年齡分佈,報稱17歲或以下的受訪者有14人(4.8%)、18-29歲52人(17.8%)、30-39歲63人(21.6%)、40-49歲46人(15.8%)、50-59歲50人(17.1%)、60-69歲43人(14.7%)、70歲或以上24人(8.2%);另外有100位受訪者選擇不作答。

政治傾向分佈

當問到受訪者的政治傾向時,逾三成受訪者(32%)聲稱不認同任何政治傾向,表示不知道或很難說的受訪者有26%、有15%自稱為中間派、少量受訪者自稱為建制派(8%)、泛民主派(10%)或本土派(9%)。有見及此,今次研究難以就受訪者的政治傾向,以及自稱建制派或泛民主派的受訪者,作出有意義的分析。

相關情況或許是反映了受訪者覺得不便透露其政治傾向,我們因此並未以政治傾向的角度拆解問卷回應。

對政府的滿意程度

整體而言,對政府表現不滿或非常不滿的受訪者佔47%、37%不置可否、僅有15%認為表現滿意或十分滿意。對政府的滿意程度並未與政治傾向呈現相關性,此發現應該是某程度受政治傾向分佈影響。與香港民意研究所2022年7月的數據相比,我們採樣所得的受訪者似乎對政府表現稍微更不滿。

研究發現

資訊來源

最受受訪者歡迎的新聞渠道包括網上新聞、YouTube、Instagram與Facebook。大概55%受訪者透過某種社交媒體平台吸收新聞。這個情況或是是某程度受近期對獨立媒體的打壓影響。

相關打壓引致許多香港記者開展基層、小規模的媒體機構,並主要在網上,透過社交媒體帳戶營運。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以繁體中文回應的受訪者(21%)聲稱透過免費電視獲取新聞。

此發現反映透過互聯網接觸香港本地觀眾的重要性,並印證了不少香港新成立的媒體機構透過社交媒體建立讀者群的策略。就香港新成立的媒體機構而言,我們希望尤其強調我們的發現反映YouTube是有效接觸本地觀眾的渠道。

對假新聞與事實稽查(Fact Check)的關注

近半受訪者並不認為香港假新聞的問題嚴重,僅22%認為此問題嚴重。

受訪者被問到在轉發資訊前有多經常進行事實稽查(Fact Check)。38%受訪者表示他們從未進行過Fact Check,而僅20%受訪者表示會經常Fact Check。

從親友、Facebook及網上報紙獲取資訊的受訪者更傾向會在分享前進行Fact Check。相比之下,從Reddit、高登、印刷報紙獲取資訊的受訪者較少在分享前進行Fact Check。

認為假新聞問題嚴重的受訪者明顯更經常會進行Fact Check。(5分為滿分,認為假新聞問題十分嚴重的受訪者在Fact Check一題的平均分為3.4。相較之下,認為假新聞問題毫不嚴重的受訪者在Fact Check一題的平均分則為1.4)

當被問到散播假新聞的問題責任誰屬時,受訪者選取的答案頗為均勻,歸咎於建制派人物、泛民主派人物、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網民與記者的比例都差不多。

以上發現反映進一步研究將有助了解媒體辨別力(Media Literacy)的習慣與不足,以及辨認強化數碼媒體辨別習慣的契機。從收集到的數據來看,引起大眾關注虛假信息的盛行及影響有機會是鼓勵Fact Check習慣的重要工具。

容易被論述影響的軟肋

我們問了受訪者他們是否相信以下論述:

  • 8.31事件中有人死亡。
  • 示威者是收了西方國家錢去犯事。
  • 721事件是元朗白衣人對市民進行無差別襲擊。


就「8.31事件中有人死亡」的論述而言:

- 53%受訪者不相信8.31事件中有人死亡、37%不置可否、9%相信有人死亡。

- 從印刷報紙、電台或Reddit取得新聞的受訪者稍微較少相信此論述,透過Facebook、Instagram與網上報紙稍微較多相信此論述。

就「示威者是收了西方國家錢去犯事」的論述而言:

- 總體而言,61%受訪者不相信此論述,39%受訪者相信此論述。

- 以上論述比8.31事件的相關論述更顯著。

- 透過微信取得資訊的受訪者更偏向相信此論述(57%透過微信取得資訊的受訪者相信示威者有收錢),而透過Reddit取得資訊的受訪者當中最少人相信此論述(34%透過Reddit取得資訊的受訪者相信示威者有收錢)

就「721事件是元朗白衣人對市民進行無差別襲擊」的論述而言:

- 整體而言,43%受訪者同意此論述,55%受訪者不同意此論述。

- 透過連登與高登論壇取得資訊的受訪者更傾向相信此論述(53%),而透過LINE取得資訊的受訪者則最少人相信此論述(36%)。

總括,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某些假資訊論述影響頗大。關於示威者收錢及7.21襲擊的論述比8.31事件的論述影響相對更大。

觀眾對不同資訊來源的軟肋應該是既受觀眾本身的特質影響,亦有資訊接觸面的影響(例如論述在相關環境內有多顯著,包括可能刻意在某些渠道推動某些論述。)

總結

假資訊在香港構成挑戰,此情況在2021年獨立媒體被萎縮後尤其嚴重。

我們的初步研究顯示香港人並不認為假資訊的情況嚴重,並且不會在分享資訊前進行Fact Check。

與此同時,我們的分析了三個顯著的假資訊論述,分析顯示這些論述能對大眾觀感造成深遠的影響。

以上結果反映有需要進一步研究假資訊的影響,以及潛在的應對策略,以加強對付相關論述。可以考慮採用例如電話訪談或小組研究等其他採集數據方法,以核對及擴充此初步網上研究的發現。

回到首頁